清晨低血糖叫什么现象

清晨低血糖通常被称为黎明现象或黎明效应,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糖波动表现。
黎明现象指夜间至黎明时段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而清晨低血糖则表现为血糖水平过低。这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或交替出现。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时,药物作用高峰与体内激素分泌高峰不匹配可能导致清晨低血糖。夜间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多,若此时外源性胰岛素作用过强或药物剂量不当,就会引发低血糖反应。部分患者夜间未加餐或运动过量也会诱发清晨低血糖。
少数情况下,非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清晨低血糖,这与夜间长时间空腹、肝脏糖原储备不足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胰岛素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患者,清晨低血糖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这类患者需要完善胰岛素释放试验、皮质醇节律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凌晨3点及空腹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晚间药物剂量。出现心悸、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非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清晨低血糖需尽早就医排查病因。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夜间过度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