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便秘的症状主要有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便秘可能是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运动量少、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正常婴幼儿每日排便1-2次,儿童每日排便1次。便秘时排便间隔超过3天,部分患儿每周排便少于2次。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出现攒肚现象,但粪便性状正常时不属便秘。家长需记录孩子排便频率,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便秘患儿的粪便多呈羊粪球状或硬条状,表面可见裂纹,Bristol粪便分型为1-2型。排便时可能损伤肛周黏膜,粪便表面带有血丝。这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甘油制剂)或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患儿排便时表情痛苦,可能出现哭闹、拒排行为。年长儿童会主动憋便,表现为双腿交叉、夹紧臀部等动作。长期排便困难可能导致肛裂,加重便秘症状。家长可帮助孩子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调节肠道功能。
肠道内粪便滞留会引起阵发性脐周疼痛,排气后缓解。触诊可发现左下腹条索状粪块,叩诊呈鼓音。这种情况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或遵医嘱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平衡。
长期便秘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为食量减少、拒食、早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造成体重增长缓慢。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西梅泥、火龙果等促排便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磨汤口服液改善消化功能。
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早餐后胃肠反射最强烈是理想排便时间。饮食中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推荐食用全谷物、西蓝花、梨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跑跳等运动促进肠蠕动,避免久坐。如便秘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呕吐、血便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记录排便日记,包括次数、性状、伴随症状等,便于医生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