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期子宫内膜癌怎么治

Ⅱ期子宫内膜癌可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疾病进展至Ⅱ期时癌细胞可能浸润子宫肌层,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基础术式,适用于无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术中需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可明确分期。年轻患者若强烈要求保留卵巢功能,需严格评估肿瘤分化程度。手术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体外放疗联合腔内照射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者。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不良反应。调强放疗技术能精准靶向病灶,减少周围组织损伤。治疗前需用定位CT模拟照射范围。
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常用方案,多用于高危型或转移病例。化疗药物通过静脉输注杀灭残余癌细胞,可能引发骨髓抑制、脱发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升白细胞。
醋酸甲羟孕酮片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作用延缓肿瘤进展,需定期影像学评估疗效。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栓风险升高。绝经后患者可联合使用来曲唑片。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晚期患者。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肿瘤信号通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皮疹等。治疗前需进行PD-L1检测,用药期间定期评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治疗后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肿瘤标志物,5年内密切随访。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或盆腔疼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