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失眠还是抑郁

失眠和抑郁可通过症状表现、持续时间、伴随体征等方面进行区分。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抑郁则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常伴随睡眠障碍。
失眠的核心表现为睡眠质量或数量不足,包括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频繁觉醒或比预期早醒1小时以上。抑郁的核心症状是持续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可能伴有睡眠过多或过少。抑郁患者常有无价值感、自责自罪等认知症状,而单纯失眠者通常无此类表现。
失眠患者的日间功能损害多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下降,但情绪相对稳定。抑郁患者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特征,晨起情绪低落最明显,部分患者伴随食欲改变、体重波动超过5%,这些症状在单纯失眠中较少出现。
多导睡眠图显示失眠患者睡眠效率低于85%,觉醒次数增多,但睡眠结构基本正常。抑郁患者的REM睡眠潜伏期可能缩短,慢波睡眠减少。抑郁相关量表如PHQ-9评分≥10分具有筛查意义,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15分提示临床失眠。
失眠多为情境性,压力解除后症状缓解,病程常少于3个月。抑郁发作通常持续半年以上,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约70%患者伴随睡眠问题。长期失眠超过3个月可能继发抑郁,而抑郁缓解后睡眠问题可能持续存在。
单纯失眠对认知行为疗法反应良好,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等催眠药有效。抑郁需综合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能改善核心症状,米氮平片对伴随的失眠症状也有调节作用。两种疾病共存时需优先治疗抑郁。
建议记录1-2周的睡眠日记和情绪变化,观察症状主次关系。避免自行使用安眠药物,长期失眠或情绪持续低落时应尽早就诊。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适度运动30分钟,限制午睡不超过30分钟,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若出现自杀念头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需立即寻求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