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突然发作怎么办

急性胆囊炎突然发作可通过禁食、静脉补液、解痉镇痛、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血管栓塞、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需立即禁食,减少食物刺激胆囊收缩。胆囊收缩可能加重胆道梗阻和炎症反应,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求。禁食时间通常持续至腹痛缓解、炎症指标下降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患者因禁食和炎症反应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根据患者体重、尿量及血液生化指标调整,有助于改善循环灌注和促进毒素排出。
针对剧烈胆绞痛可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或间苯三酚注射液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疼痛严重者可联合注射用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但需避免使用吗啡类可能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的药物。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抗生素选择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直至感染控制。
对于胆囊坏疽、穿孔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造瘘术。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全身状况决定,优先选择炎症控制后的间隔期手术,危急情况下需急诊手术引流。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右侧卧位减轻胆囊压力。恢复期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暴饮暴食。建议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囊情况,有胆囊结石者需评估择期手术必要性。出现持续高热、黄疸或腹膜刺激征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