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出现血尿怎么办

肾结石出现血尿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治疗。肾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药物因素、遗传等因素引起。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小结石排出。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柠檬水,避免浓茶、咖啡等含草酸饮料。排尿时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血尿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和盐分。可适量增加柑橘类水果和低脂乳制品,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出现血尿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泌尿系统刺激症状。
可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如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促进结石排出。伴有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症状,但须严格遵循医嘱。
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该治疗可能导致短暂血尿加重,术后需配合体位排石。治疗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应监测血压和尿液变化。
针对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病例。手术可能造成肾实质损伤性血尿,需留置肾造瘘管。术前需评估肾功能,术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并预防感染。
肾结石患者出现血尿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位加重出血,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若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血尿超过3天未缓解,应立即就诊。长期预防需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必要时配合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