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怎么治疗

胆囊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胆囊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肥胖、妊娠、快速减肥等原因引起。
胆囊结石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饮食,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
胆囊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溶石药物,适用于胆固醇性结石。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中成药可缓解胆绞痛症状。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疗效。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单发、直径较小的胆囊结石。该方法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配合药物促进碎石排出。治疗过程无需开刀,但可能存在结石残留或复发的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主要用于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囊结石患者。通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肝内胆管放置引流管,可迅速缓解胆道梗阻症状。该技术为微创操作,但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手术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完成胆囊切除,适用于反复发作胆绞痛或合并并发症的患者。术后需注意切口护理,逐步恢复饮食。
胆囊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每日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胆汁循环。注意观察腹痛、发热等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逐步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油腻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