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掏耳朵后耳朵肿痛

用手掏耳朵后耳朵肿痛可能是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损伤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外耳道皮肤非常薄且敏感,频繁掏耳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指甲或挖耳工具可能划伤外耳道表皮,细菌通过微小伤口侵入引发感染。外耳道炎典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触碰耳廓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能出现黄色分泌物。轻微损伤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自行恢复,但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展为外耳道疖肿或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会出现剧烈跳痛伴耳周淋巴结肿大,需要切开引流处理。真菌感染常见于潮湿环境或滥用抗生素人群,表现为顽固性瘙痒和白色絮状分泌物。糖尿病患者掏耳后感染风险更高,可能诱发恶性外耳道炎这种严重并发症。
日常应避免用指甲或尖锐物品掏耳,洗澡后用棉签轻轻吸干耳道口水分即可。若出现持续肿痛、流脓或听力下降,需到耳鼻喉科进行耳镜检查。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真菌感染则需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切忌自行购买药物滴耳,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