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吃坏肚子腹痛腹泻怎么办

儿童吃坏肚子腹痛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儿童腹痛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儿童出现腹痛腹泻时需暂停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次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奶粉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苹果泥、蒸胡萝卜等低纤维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腹泻易导致脱水,家长需每10-15分钟给儿童口服5-10毫升补液盐溶液,也可用米汤加少量食盐替代。观察排尿次数和眼泪分泌情况,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表现,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将热水袋包裹毛巾后置于儿童脐周,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热敷15-20分钟。热敷能缓解肠痉挛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但需避开进食后1小时内进行。若腹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位置固定于右下腹,应警惕阑尾炎可能。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配合锌制剂。禁止自行使用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免影响骨骼发育。
当儿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喷射状呕吐或精神萎靡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明确病因,严重脱水者需住院治疗。就医时携带2小时内新鲜大便样本,便于实验室检查。
日常需培养儿童饭前洗手习惯,避免食用隔夜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家中常备口服补液盐,腹泻期间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婴幼儿专用益生菌,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若症状反复超过1周,建议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排除过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