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什么症状

小儿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发热是小儿心肌炎的常见早期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伴随寒战或出汗。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常为诱因,患儿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精神萎靡。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同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患儿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易疲劳或拒绝行走,与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导致供血不足有关。部分儿童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嗜睡等症状。家长需减少患儿剧烈活动,保证卧床休息,必要时通过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年长儿童可主诉心前区压迫感或刺痛,婴幼儿则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炎症导致心包受累时可出现体位性疼痛,深呼吸或平卧时加重。家长应记录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医生可能开具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曲美他嗪片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严重时需住院进行心电监护。
患儿呼吸频率增快伴鼻翼扇动,安静时呼吸超过40次/分钟,提示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部分病例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家长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临床可能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配合地高辛口服溶液增强心肌收缩力。
听诊可发现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或心音低钝,严重时出现晕厥或抽搐。心电图检查可见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医生会根据类型选择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家长需避免让患儿摄入含咖啡因食物,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
小儿心肌炎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恢复期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低盐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担。每日监测脉搏和尿量,出现面色苍白、肢体浮肿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康复阶段可循序渐进进行散步等温和活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