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上乳痂怎么去掉

婴儿头上的乳痂通常可通过日常清洁护理自然去除,乳痂是新生儿常见的脂溢性皮炎表现,主要由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
使用37-40℃温水浸湿棉柔巾,轻轻擦拭乳痂部位。水温过高可能刺激婴儿娇嫩头皮,过低则无法软化痂皮。清洗时避免用力揉搓,每日1-2次可逐渐溶解油脂堆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辅助清洁效果更佳。
将橄榄油或婴儿抚触油涂抹于乳痂处,静置15-20分钟使痂皮软化。天然植物油能分解皮脂又不损伤皮肤屏障。软化后用细齿婴儿梳顺着毛发生长方向轻梳,再用温水洗净。此方法适合较厚的乳痂,每周不超过3次。
清洗后及时用吸水性强的纱布巾拍干头皮,避免潮湿环境滋生马拉色菌。夏季可适当减少帽子佩戴时间,冬季注意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出汗后及时清洁,防止汗液与皮脂混合加重乳痂形成。
为婴儿修剪指甲并佩戴纯棉手套,防止抓破头皮引发感染。乳痂脱落期可能出现轻微瘙痒,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若发现头皮发红或渗出液体,应立即停止护理措施并就医。
当乳痂合并明显红肿、流脓或扩散至面部时,可能继发真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酮康唑洗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顽固性乳痂需排除特应性皮炎等疾病可能。
哺乳期母亲适当减少高脂饮食,有助于降低乳汁中油脂含量。日常给婴儿穿戴透气纯棉衣物,室温较高时可增加洗头频率。多数乳痂在出生后3-6个月会自行消退,过度处理反而可能损伤毛囊。若护理2周无改善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