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术后尿里有血块

小儿肾积水术后尿里有血块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手术创伤或导尿管刺激有关。若血块量少且逐渐减少,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血块量大或持续不缓解,需警惕术后出血或感染风险。
肾积水手术需通过输尿管或肾脏操作,术中可能造成黏膜轻微损伤,导致红细胞渗入尿液形成血块。术后留置导尿管时,管壁摩擦尿道也可能引发少量出血。这类情况通常伴随轻微尿痛,血块呈细碎絮状,颜色偏淡红,1-3天内会自行消失。可鼓励患儿多饮水冲刷尿道,家长需记录血块出现频率和尿量变化。
当血块呈暗红色团块状、排尿时伴随明显腹痛或发热,可能提示活动性出血或尿路感染。手术缝合处血管破裂、凝血功能异常或细菌侵入均可导致此类情况。此时尿液可能带有腥臭味,患儿可能出现烦躁拒食。需立即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必要时进行止血治疗或抗感染处理,如静脉注射蛇毒血凝酶或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尿道口2次。饮食选择冬瓜粥、鲫鱼汤等利尿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时,注意区分血块与药物代谢导致的色素沉积。若患儿出现尿量骤减、面色苍白等休克前兆,须紧急就医处理。定期复查肾功能和泌尿系超声,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