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皮下长了个硬疙瘩摸着有点痛

关键词: #疙瘩
关键词: #疙瘩
胳膊皮下长硬疙瘩伴疼痛可能是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或淋巴结炎等疾病的表现。皮脂腺囊肿多因毛囊堵塞导致皮脂积聚形成;脂肪瘤是脂肪组织异常增生;淋巴结炎常由局部感染引发。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挤压或自行处理。
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口堵塞导致皮脂滞留形成囊性包块,触诊质地较硬且可能伴发感染性疼痛。典型表现为皮肤表面可见黑头样开口,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确诊需结合超声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行囊肿切除术。
脂肪瘤为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触诊呈分叶状肿块且活动度良好。多数无痛感但压迫神经时可产生隐痛,体积超过5厘米或快速增长需警惕恶变可能。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无症状小瘤体无须治疗,较大瘤体或影响功能时可手术切除。
上肢局部感染可引起腋窝或肘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皮下质硬结节伴压痛。常见诱因包括皮肤破损、毛囊炎等细菌感染,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治疗需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表皮样囊肿系表皮细胞植入真皮形成的囊性结构,囊壁含角蛋白导致触感坚硬。继发感染时疼痛明显且可能破溃溢脓,超声显示囊性病灶伴后方回声增强。未感染时可观察随访,感染期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碘伏消毒,必要时行手术完整摘除。
纤维瘤由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质地坚硬且边界清晰。好发于四肢皮下,生长缓慢但受外力刺激可能产生压痛。病理活检可明确性质,较小病灶可定期复查,持续增大或影响活动时建议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或挤压肿块。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观察肿块大小、质地及疼痛变化。若出现红肿扩散、发热或肿块快速增大,须立即就诊。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定期自查全身浅表淋巴结及皮下包块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