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斑病是什么意思

眼底黄斑病是指发生在视网膜黄斑区的一系列病变,主要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类型。黄斑区是视网膜中负责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的关键区域,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视野中心暗点等症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黄斑变性主要表现为黄斑区色素紊乱和玻璃膜疣沉积,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吸烟等因素有关。湿性黄斑变性以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常导致视网膜出血和渗出。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直线扭曲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或进行光动力疗法。
黄斑水肿指黄斑区液体积聚导致的视网膜增厚,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患者主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反光增强。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遵医嘱使用醋酸氟轻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等药物,严重者可考虑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裂孔是黄斑中心全层或部分层视网膜缺损,可能与玻璃体牵拉、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中央视野缺损、视物变形。根据病程可分为1-4期,早期可通过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进展期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表现为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可能与应激、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患者自觉视物模糊、色觉异常。多数病例3-6个月自愈,顽固病例可遵医嘱采用半剂量光动力疗法或口服螺内酯片。
黄斑前膜是黄斑区表面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的膜状物,常见于老年人或眼内炎症后。轻度表现为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致视力显著下降。无症状者无须治疗,影响视力时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前膜剥除手术。
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5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查一次。日常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鱼类等富含叶黄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