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粉碎性骨折怎么办

骨盆粉碎性骨折可通过紧急制动、骨盆带固定、镇痛治疗、手术复位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骨盆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原因引起。
发生骨盆粉碎性骨折后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移动伤者以防骨折端移位加重损伤。可采用硬质担架或木板固定转运,禁止背抱或屈曲肢体。制动能减少出血风险,防止骨折碎片刺伤血管神经。
使用专业骨盆束缚带对骨折部位加压包扎,可临时稳定骨盆环结构。固定时需保持适度压力,过紧可能影响呼吸循环,过松则无法有效止血。该措施适用于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
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药物缓解剧痛。疼痛控制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但需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严重休克患者禁用。
对于不稳定型骨折需行外固定架植入术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内固定常用重建钢板、骶髂螺钉等器材。手术能恢复骨盆解剖结构,降低畸形愈合概率。
骨折稳定后逐步开展床上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6-8周后增加髋关节屈伸练习。物理治疗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预防肌肉萎缩,后期使用助行器过渡至负重行走,全程需康复师指导。
骨盆粉碎性骨折后需长期卧床者应定期翻身预防压疮,每日进行呼吸训练避免肺部感染。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骨愈合,同时增加维生素D钙片摄入。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