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肌桥病的危害

心肌桥病的危害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的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下方,心脏收缩时可能压迫血管导致血流受限。
心肌桥在心脏收缩期会压迫被覆盖的冠状动脉段,造成血管暂时性狭窄。这种机械性压迫可能导致心肌供血减少,尤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脏需氧量增加而供血受限的矛盾更为突出。长期反复缺血可能引起心肌细胞损伤,但多数患者静息状态下无明显症状。
当心肌桥压迫程度较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典型劳力性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及下颌放射。症状多在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伴随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需与冠心病心绞痛进行鉴别诊断。
严重心肌桥可能造成冠状动脉持续痉挛或内膜损伤,继发血栓形成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多见于心肌桥压迫程度超过75%的患者,血管造影可见收缩期"挤奶效应"。心肌梗死可表现为持续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及心肌酶谱升高。
心肌缺血可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这是心肌桥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机制。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能捕捉到与心肌缺血相关的心律失常事件。
长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局部心肌冬眠或顿抑,最终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超声检查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但需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确诊心肌桥病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持续胸痛或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外科心肌桥松解术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