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眼里有一个麦粒肿

宝宝眼里的麦粒肿通常是指睑腺炎,是睫毛毛囊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睑腺炎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药、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可能与细菌感染、用眼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眼睑红肿、疼痛、局部硬结等症状。
早期睑腺炎可通过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家长需用干净毛巾浸40℃左右温水拧干后敷于宝宝患眼,每次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脓液排出,但需注意避免烫伤。若宝宝抗拒热敷,可在其睡眠时操作。
细菌感染引起的睑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家长需洗净双手后轻轻下拉宝宝下眼睑,将药液滴入结膜囊内,避免药瓶接触眼睛。使用眼膏时可涂于睑缘红肿处,每日按医嘱次数给药。
若睑腺炎形成黄色脓头且一周未自行破溃,可能需手术切开引流。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用尖刀片挑开脓头排出脓液,术后涂抹抗生素眼膏。家长需注意术后24小时内避免宝宝揉眼,观察有无出血或异常分泌物,按医嘱复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常见病因,可能与宝宝揉眼、毛巾共用等卫生习惯有关。典型表现为眼睑边缘出现红色硬结伴压痛,严重时可伴发热。除局部治疗外,反复发作者需检查是否存在慢性鼻窦炎等感染灶,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营养不良或近期患病的宝宝更易发生睑腺炎。建议家长保证宝宝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A(如胡萝卜泥)和优质蛋白(如蛋黄羹),保证充足睡眠。对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每日进行户外活动帮助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强光直射眼睛。
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宝宝睑缘,避免其用手揉眼。哺乳期母亲出现乳腺炎时应暂停患侧哺乳,防止细菌传播。若宝宝出现眼睑肿胀加重、发热或视力模糊,应立即就医。平时应注意区分睑腺炎与霰粒肿,后者为无痛性硬结且需不同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