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射频消融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方式治疗。小儿室性心动过速通常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生活干预适用于轻度发作或稳定期患儿。家长需帮助患儿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减少咖啡因摄入。发作时可尝试让患儿深吸气后屏气或用冰袋敷面,这些动作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维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药物治疗是多数患儿的首选方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用于急性发作控制,普罗帕酮片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盐酸索他洛尔片对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有效。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观察有无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电复律适用于药物无效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急情况。同步直流电复律能快速终止恶性室速发作,操作前需进行镇静处理。急诊处理后需转入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测,后续需明确病因并制定长期治疗方案。该方法对急性心肌炎或电解质紊乱诱发的室速效果显著。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反复发作且病灶明确的患儿。通过导管消融异位起搏点或折返环路,对右室流出道室速等类型治愈率较高。术前需进行详细电生理检查,术后可能出现传导阻滞等并发症。该技术对结构性心脏病合并的室速需谨慎评估,部分病例可能需要联合外科手术。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猝死高风险患儿。设备能自动识别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对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尤为重要。植入后需定期检测设备功能,避免强磁场干扰。家长需学习急救知识,掌握设备报警处理流程,患儿需避免接触竞技性体育运动。
家长应定期带患儿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建立详细症状发作记录。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等兴奋剂的药物,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心内科医生。学校活动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但鼓励适度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