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川崎病怎么治疗

婴儿川崎病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肠溶片、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方式治疗。川崎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川崎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概率。该药物通过中和病原体毒素、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发挥作用。使用过程中需监测患儿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急性期使用大剂量可控制炎症,恢复期改用小剂量预防血栓形成。该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呕吐、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难治性川崎病,能够快速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龙注射液,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须严格遵医嘱逐渐减量。
抗血小板药物如双嘧达莫片可用于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通常与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该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堵塞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状况。家长应注意避免患儿外伤导致出血倾向加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已形成冠状动脉瘤或狭窄的患儿,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手术可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家长要协助患儿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护肤品缓解皮疹不适。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院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