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病的概念

高血压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可能伴随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相关。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如肾实质病变、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典型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颈项板紧,但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需通过定期测量血压确诊。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控制。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规律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