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科看什么病

消化内镜科主要诊治食管、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息肉、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结肠癌等。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消化内镜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
消化道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消化内镜可明确溃疡位置、大小及分期,同时可检测幽门螺杆菌。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
消化道息肉是黏膜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消化内镜可直观观察息肉形态、大小,并直接进行内镜下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可能与溃疡、静脉曲张、肿瘤等因素有关。消化内镜可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同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急性期需禁食,稳定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
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出现吞咽困难、消瘦、便血等症状。消化内镜可发现早期病变,通过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替吉奥胶囊、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
消化内镜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若有活检或治疗需延长禁食时间。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出现持续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检查后若出现剧烈腹痛、呕血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