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子宫肌瘤对女性的身体有哪些危害

多发性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异常、压迫症状、生育障碍、贫血及恶变风险。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危害程度与肌瘤数量、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
多发性子宫肌瘤常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肌瘤增大可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加或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引发功能性子宫出血。长期失血可能发展为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必要时需手术切除肌瘤。
肌瘤体积超过5厘米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发尿频、排尿困难、便秘等。阔韧带肌瘤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特殊位置的宫颈肌瘤可能阻塞产道。压迫症状通常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严重者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缓解。
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肌壁间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增加流产、早产概率。部分患者出现不孕或妊娠期肌瘤红色变性导致剧烈腹痛。备孕女性建议先行肌瘤剔除术,妊娠期肌瘤以保守治疗为主,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
长期月经过多会导致血红蛋白持续下降,严重贫血可能引发心悸、呼吸困难等代偿症状。除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外,需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质吸收。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需考虑输血治疗,并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的概率极低,但短期内迅速增大的肌瘤需警惕。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伴有异常阴道流血时,应行病理活检排除恶性可能。确诊肉瘤需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配合放化疗。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应每3-1年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增加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出现经期用卫生巾超过每小时1片、持续盆腔疼痛或排尿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根据年龄、生育需求选择药物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