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得了流感怎么办

婴儿得了流感可通过保持充足休息、补充水分、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婴儿感染流感后需要充分休息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家长需为婴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频繁打扰。流感期间婴儿可能因不适而哭闹,家长可通过轻柔拍背、摇篮等方式安抚。休息期间避免让婴儿接触其他家庭成员,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流感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发热、出汗等症状,容易造成脱水。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婴儿喂食母乳或配方奶,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补充温水。观察婴儿尿量可判断水分是否充足,正常情况下每天应有6-8次小便。若发现婴儿嘴唇干燥、尿量减少,需及时就医。
当婴儿体温超过38.5℃时,家长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使用温水擦拭婴儿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在24-26℃之间,不要过度包裹婴儿。物理降温同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应立即就医。
婴儿流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禁止给婴儿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免引发瑞氏综合征。用药期间家长需严格按医嘱剂量和时间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流感症状需立即就医。若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拒食、抽搐等症状,提示病情严重应及时送医。就医时家长需详细描述症状出现时间、体温变化等情况。医生可能通过鼻咽拭子检测确诊流感,并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流感期间家长需做好婴儿护理,每日测量体温3-4次并记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接触婴儿前后要彻底洗手,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带婴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症状时应隔离。6个月以上婴儿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