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伤性骨髓炎

骨科编辑 医语暖心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髓 #创伤

创伤性骨髓炎是由外伤或手术导致的骨组织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伤口流脓、发热等症状。创伤性骨髓炎可能由开放性骨折、手术污染、异物存留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清创引流、抗生素治疗、手术清除病灶等方式干预。

1、病因机制

创伤性骨髓炎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通过伤口侵入骨组织所致。开放性骨折时骨质暴露易被污染,骨科手术后内固定器材可能成为感染灶,伤口处理不当或异物残留会持续刺激炎症反应。患者常伴有持续性骨痛、皮肤窦道形成、患肢功能障碍等表现。

2、典型症状

急性期可见伤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按压疼痛明显,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排出,可能出现38℃以上高热。慢性期表现为反复流脓、死骨形成,X线可见骨质破坏与增生并存。部分患者会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全身脓毒血症。

3、诊断方法

除临床症状外,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增高。X线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后期出现骨膜反应或死骨影。CT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范围,MRI对早期骨髓水肿敏感,脓液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4、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针对革兰阳性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覆盖多数致病菌,注射用万古霉素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慢性期可配合骨肽注射液促进骨修复。

5、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需彻底去除坏死骨与感染组织,伴有内固定感染者需取出器械。骨缺损较大时可植入抗生素骨水泥或进行骨移植,感染控制后可行Ilizarov骨延长术。严重病例可能需截肢控制感染扩散。

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营养支持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或伤口渗液增多时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