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身体发黄是怎么回事

胆管结石身体发黄可能由胆管梗阻、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肝功能损伤、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排石、内镜取石、手术切除、胆汁引流、保肝治疗等方式改善。
胆管结石阻塞胆管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胆红素反流入血引发黄疸。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严重时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结石长期刺激胆管壁可引起胆汁排泄不畅,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蓄积导致皮肤瘙痒伴黄疸。常伴随灰白色陶土样粪便,可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碱性磷酸酶升高。治疗需使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改善胆汁代谢,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缓解淤积。
结石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引发胆管炎,炎症反应加重胆管水肿和胆汁排泄障碍。患者除黄疸外还可能出现寒战、右上腹剧痛,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配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厌氧菌,感染控制后行胆总管探查术。
长期胆管梗阻可导致肝细胞受损,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下降引发肝细胞性黄疸。表现为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步升高,超声可见肝内胆管扩张。需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保护肝细胞,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促进肝功恢复,同时解除梗阻病因。
少数情况下胆管结石患者合并溶血时,大量红细胞破坏会产生过量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导致溶血性黄疸。可见血红蛋白尿和贫血貌,Coombs试验可辅助诊断。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性溶血,严重贫血时输注浓缩红细胞,并同步处理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过量分泌。每日饮水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胆汁,规律进食可促进胆道规律收缩排空。若出现持续黄疸伴发热、腹痛需立即就医,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化脓性胆管炎或肝脓肿。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遵医嘱服用利胆药物预防胆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