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降压药物治疗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降压药 #动脉

肾动脉狭窄患者降压治疗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个体化选择。

1、钙通道阻滞剂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钙离子通道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多数肾动脉狭窄患者。这类药物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使用相对安全,可能伴随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培哚普利叔丁胺片、雷米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单侧狭窄患者使用时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需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出现咳嗽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似,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单侧狭窄患者使用时需警惕高钾血症及肾功能恶化风险,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电解质及肾功指标。

4、β受体阻滞剂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等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引起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等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慎用。突然停药可能诱发反跳性高血压,需逐步减量。

5、利尿剂

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适用于合并水肿或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需定期监测血钾、血钠水平。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噻嗪类利尿剂效果有限,需改用袢利尿剂,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肾灌注不足。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及检查报告。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血压控制不佳症状,或血肌酐较基线上升超过30%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