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为什么会有黄疸

胰腺癌出现黄疸主要与肿瘤压迫胆总管或侵犯肝脏有关。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液深黄、粪便陶土色,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症状。
胰头部位肿瘤可直接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发梗阻性黄疸,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体重下降。需通过超声内镜或MRCP明确梗阻位置,治疗以胆道支架置入或手术引流为主。
晚期胰腺癌发生肝转移时,癌细胞破坏肝细胞结构,影响胆红素代谢能力。此时黄疸多为进行性加重,常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增强CT可显示肝脏多发占位,治疗需结合全身化疗和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肿瘤沿胆管壁浸润生长可造成管腔狭窄,这种机械性梗阻使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患者黄疸指数常超过171μmol/L,需行PTCD外引流减轻胆道压力,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
长期胆汁淤积可继发肝细胞损伤,间接胆红素代谢障碍加重黄疸程度。血液检查可见转氨酶异常升高,需静脉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同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
少数患者因肿瘤消耗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可能诱发溶血反应。此时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片,严重溶血时考虑输注洗涤红细胞。
胰腺癌患者出现黄疸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低脂饮食减轻胆汁分泌负担。避免摄入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记录皮肤黄染变化情况,如发现巩膜黄染突然加深或出现嗜睡等肝性脑病前兆,应立即就医处理。建议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皮肤护理,使用温水擦拭缓解瘙痒,修剪指甲防止抓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