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折的措施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预防骨折的措施主要有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跌倒、定期骨密度检查、合理用药等。
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奶酪、豆腐、绿叶蔬菜等。维生素D可通过阳光照射和食用鱼类、蛋黄等食物获取。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能增强骨骼强度和肌肉力量,降低骨折风险。适合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跳绳、跳舞等。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意外受伤。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平衡能力。
居家环境应保持整洁,移除地面杂物和松散的地毯。浴室和楼梯应安装扶手,地面使用防滑垫。外出时穿着防滑鞋,避免在湿滑路面行走。视力不佳者应定期检查视力并佩戴合适的眼镜。老年人可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增加行走稳定性。
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查能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检查频率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1-2年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防治方案。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必要时配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常见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等。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预防骨折需要从日常生活多方面着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居家安全,定期体检,遵医嘱用药。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防跌倒,天气寒冷时减少外出。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骨折发生概率,维护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