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怎么办必须刮吗

干槽症通常需要刮治处理,治疗方式主要有清创术、药物镇痛、抗生素治疗、局部冲洗、填充碘仿纱条等。干槽症可能由拔牙创伤、细菌感染、凝血障碍、口腔卫生不良、吸烟等因素引起。
干槽症的核心治疗是彻底清除牙槽窝内的坏死组织和感染物。医生会使用刮匙或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腐坏物质,暴露新鲜骨面以促进愈合。清创后可能伴随轻微出血,属于正常现象。术后需避免用力漱口或触碰创面,防止血凝块脱落。
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疼痛可能与三叉神经末梢暴露或炎症介质释放有关,表现为放射性剧痛和腐臭味。药物需配合物理降温缓解症状,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克林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感染常由口腔厌氧菌引起,可能导致颌面部肿胀和淋巴结肿大。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治疗防止耐药性产生。
每日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轻柔冲洗创面,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和细菌滋生。冲洗时避免暴力操作,水温保持接近体温。该方法适用于清创后的辅助维护,但不能替代机械清创。
严重病例需在清创后填入碘仿纱条隔离创面,48小时后复诊取出。碘仿具有抗菌防腐作用,能减少疼痛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操作需严格无菌,填充过紧可能影响愈合速度。
干槽症患者应选择温凉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吸烟饮酒。恢复期间使用健侧咀嚼,保持口腔清洁但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术后7-10天需复查愈合情况。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维护口腔卫生,减少牙菌斑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