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度

关键词: #呼吸
关键词: #呼吸
呼吸窘迫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度依据包括氧合指数、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
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在200-300毫米汞柱之间,胸部X线显示双肺透亮度降低但无实变,临床症状以呼吸频率轻度增快为主,无明显发绀或意识改变。此时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改善氧合,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等。部分患者可能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肺顺应性下降,需密切监测病情进展。
中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降至100-200毫米汞柱,胸部影像学可见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患者出现明显呼吸急促、辅助呼吸肌参与及低氧血症表现。此类患者常需无创通气或高流量氧疗支持,部分可能因炎症反应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需警惕急性肺水肿风险。临床处理需兼顾呼吸支持与病因治疗,如严重肺炎患者需联合抗感染治疗。
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低于100毫米汞柱,胸部CT显示广泛肺实变与肺泡塌陷,患者多伴有严重呼吸衰竭、顽固性低氧血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此时必须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部分病例需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理生理改变以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内分流显著增加为特征,常继发于严重感染、创伤或吸入性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饮食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变化,若出现呼吸窘迫加重、口唇发绀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临床治疗需根据分度采取个体化方案,同时加强原发病管理和并发症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