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是什么意思

血栓闭塞是指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完全或部分阻塞的病理状态,可能引发局部组织坏死或器官功能障碍。血栓闭塞主要由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常见于下肢深静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部位。
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闭塞的重要诱因,可能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皮肤温度降低等症状。血流缓慢多见于长期卧床、久坐不动的人群,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随肢体肿胀、发绀等表现。血液高凝状态与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有关,可能增加全身性血栓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会暴露促凝物质,加速血栓形成,常见于冠心病患者。感染或炎症反应也可能通过释放炎性介质促进血栓生成,如败血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闭塞患者需避免吸烟、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减少血栓脱落风险。日常可穿戴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饮食上减少高脂高盐食物摄入,增加深海鱼类等抗凝食物。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或肢体剧痛,须立即就医排除肺栓塞或急性动脉栓塞,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或接受取栓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