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支气管肺炎改变

支气管肺炎改变通常是指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肺部炎症性病变,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出现渗出、实变等异常征象。支气管肺炎改变可能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或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是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下呼吸道。患者可能出现突发高热、铁锈色痰、胸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痰培养或血清学检查,治疗可选用注射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感染期间需保证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
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也可导致成人支气管肺炎改变。特征为喘息、呼吸费力、鼻翼扇动,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治疗以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为主,配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家长需注意患儿呼吸频率变化。
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低热,胸片可见斑片状阴影。确诊需检测血清支原体IgM抗体,治疗首选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克拉霉素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病程可能持续2-3周,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艾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时,易发生真菌性或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胸部CT可能显示磨玻璃样改变,需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治疗需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伏立康唑胶囊等特殊抗感染药物,同时需积极控制原发病。
卒中或术后患者因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坠积性肺炎,胸片可见肺底部浸润影。预防措施包括每2小时翻身拍背、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严重者可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配合机械排痰仪促进分泌物排出。护理人员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支气管肺炎改变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复查胸部CT。婴幼儿患者家长应学会识别三凹征等危险体征,夜间保持床头抬高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