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炎做什么检查能确诊出来呢

小儿脑炎确诊需结合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脑电图检查、血液检查等综合判断。小儿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分析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水平等指标。细菌性脑炎脑脊液多呈浑浊状,白细胞和蛋白质明显升高;病毒性脑炎脑脊液通常清亮,白细胞轻度增多。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核酸检测可帮助明确致病微生物类型。检查前需评估患儿凝血功能,穿刺后需平卧4-6小时预防低颅压头痛。
头部CT可快速排除脑出血、脑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但对早期脑炎敏感性较低。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脑实质水肿、炎症病灶分布,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病变更敏感。增强扫描可观察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评估炎症范围。检查前需确认患儿无金属植入物,躁动患儿可能需镇静处理。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常见病原体核酸。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乙型脑炎等病毒感染,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血培养对细菌性脑炎病原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阳性率受抗生素使用影响。采集标本应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冬季需注意呼吸道病毒筛查。
通过头皮电极记录脑电活动,典型表现为弥漫性慢波背景活动,严重者可出现周期性癫痫样放电。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常见颞叶局灶性异常,有助于与其他脑炎鉴别。检查对患儿无创伤,但需保持安静配合,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动态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癫痫样放电检出率。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电解质检查可发现低钠血症等代谢紊乱,肝肾功能异常提示全身性损害。自身免疫性脑炎需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等特异性标志物。采血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溶血影响结果准确性。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保持病房安静,记录体温和意识状态变化,给予易消化流质饮食。恢复期可进行肢体按摩和认知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评估预后。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手段,需按计划完成乙脑、流脑等疫苗全程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