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屎臭是怎么回事

婴儿排便气味异常可能与饮食结构改变、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感染性肠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更换配方奶、对症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干预。
母乳喂养转为混合喂养或添加辅食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增加会使粪便产生硫化氢等气味物质。家长需逐步引入新食物,单一添加观察3天,避免同时摄入高蛋白和高脂肪辅食如肉泥与牛油果混合。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腹泻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导致腐败菌增殖,分解胆酸产生粪臭素。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哺乳期母亲可增加酸奶、纳豆等发酵食品摄入。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时,未消化的乳糖在结肠发酵产生酸臭味气体和稀便。表现为排便时哭闹、屁多带粪渍,可临时改用无乳糖配方粉,或添加乳糖酶滴剂如康丽赋乳糖酶口服溶液。
腹部受凉或喂养过量可能引发肠蠕动异常,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导致腐败产臭。伴有奶瓣或黏液便时,可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脐周,或使用丁桂儿脐贴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
轮状病毒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时,粪便呈蛋花汤样伴腥臭味,可能伴随发热和脱水。需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日常需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母乳喂养母亲应限制洋葱、大蒜等产气食物。出现血便、持续发热、尿量减少或精神状态差时,应立即携带新鲜大便样本就医。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冲洗并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选用透气性好的棉质尿布。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确保营养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