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手脚冰冷怎么办

小儿发热手脚冰冷可通过物理保暖、补充水分、调节环境温度、药物退热、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发热伴手脚冰冷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感染性疾病、血液循环不良、脱水、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
用温热毛巾包裹患儿手脚,或穿戴棉袜、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冰袋。体温上升期四肢血管收缩导致手脚冰冷,此时需改善末梢循环,但禁止过度包裹躯干以免影响散热。若患儿出现寒战,可适当加盖薄被,体温稳定后及时撤除。
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尿量正常。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脱水会加重末梢循环障碍。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频次,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观察口唇湿润度及前囟凹陷情况判断脱水程度。
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避免空调直吹。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增加空气湿度,定时开窗通风。过热环境可能诱发高热惊厥,过冷环境会加剧四肢冰凉,需维持中性温度环境。
腋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3-5天,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皮肤瘀斑、抽搐等症状时,需立即急诊处理。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严重脓毒症患儿可能出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家长应记录发热曲线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
保持患儿衣物透气吸汗,发热期间给予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体温下降期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并更换内衣,避免对流风直吹。恢复期每日监测体温3次,观察有无咳嗽、腹泻等新发症状。未完全康复前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