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矮小症挂什么科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11次浏览

关键词: #小儿 #矮小症

小儿矮小症建议挂儿科内分泌科或儿童保健科,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儿科内分泌

儿科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矮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是该科室常见病因,患儿可能出现生长速度缓慢、骨龄延迟等症状。医生可能通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等明确诊断,必要时会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身材矮小,通常需要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并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2、儿童保健科

儿童保健科侧重评估生长发育异常的非病理性因素。对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的矮小,医生会指导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的追赶性生长问题也常在该科室随访监测,可能涉及定期生长曲线评估和营养干预方案制定。

3、遗传代谢科

特纳综合征、努南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会导致特征性矮小表现,常伴有特殊面容或多发畸形。医生会建议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遗传学检测,确诊后可能采用生长激素联合雌激素治疗方案。某些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如粘多糖贮积症也会影响生长发育,需通过尿代谢筛查或酶活性测定确诊。

4、小儿骨科

软骨发育不全等骨骼系统疾病会引起不成比例矮小,表现为四肢短小、头围相对较大。X线检查可见典型骨骼改变,如椎体扁平、长骨骨骨骺异常等。部分病例可能需要骨科手术矫正畸形,但身高改善有限。这类患者通常需要多学科联合管理,包括生长监测和功能康复。

5、消化内科

慢性腹泻、乳糜泻等胃肠疾病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性矮小,患儿多伴有食欲不振、排便异常等症状。血清学检查可能发现乳糜泻相关抗体阳性,肠镜检查可见绒毛萎缩。治疗需采用无麸质饮食,严重病例需使用泼尼松片控制肠道炎症,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家长发现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3百分位或年增长不足4厘米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就诊前准备好出生记录、既往生长曲线、饮食日记等资料。日常应保证均衡营养摄入,每天补充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维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盲目使用增高保健品,所有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医嘱。建议每3-6个月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学龄期儿童每年骨龄检查1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