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治疗原则是什么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踝关节骨折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预防并发症,具体需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闭合性无移位骨折可通过石膏或支具外固定4-6周。移位明显的骨折需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失败者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张力带钢丝固定等。开放性骨折需急诊清创后根据软组织条件选择外固定架或内固定。
固定期间应早期进行足趾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踝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配合器械辅助康复。6-8周后可尝试部分负重,12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完全负重。老年患者需加强平衡训练预防跌倒。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迈之灵片改善肿胀。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必要时联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镇痛。
密切观察末梢血运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定期换药避免切口感染。长期制动者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延迟愈合者可考虑脉冲电磁场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晚期需关节融合术。
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后再手术,儿童骨折优先选择克氏针弹性髓内钉固定。运动员等特殊人群需定制康复计划,必要时使用踝关节护具逐步恢复运动强度。
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愈合,每日补充500ml牛奶或等量豆制品。康复期避免跳跃、下蹲等动作,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荷,天气寒冷时注意踝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