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炎腺状体增大

儿童鼻炎腺样体增大可能与过敏性鼻炎、反复上呼吸道炎症、慢性鼻窦炎、胃食管反流、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听力下降、腺样体面容等症状。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过敏性鼻炎是儿童腺样体增大的常见诱因,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鼻黏膜水肿,长期刺激引发腺样体病理性增生。患儿常伴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夜间症状加重可能诱发睡眠呼吸暂停。临床常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建议家长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过敏原接触。
学龄前儿童每年发生6-8次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现象,但频繁感染会导致腺样体淋巴组织代偿性肥大。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脓涕、发热,持续炎症刺激可使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达三分之二以上。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呼吸道通畅。
未规范治疗的急性鼻窦炎可能迁延为慢性炎症,脓性分泌物倒流刺激腺样体。患儿多有黄绿色黏稠鼻涕、头痛症状,鼻内镜检查可见中鼻道脓性分泌物。除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痰外,可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严重者需进行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家长需帮助儿童掌握正确擤鼻涕方法,避免用力过猛引发中耳炎。
夜间平卧时胃酸反流至鼻咽部,酸性物质持续刺激可导致腺样体淋巴滤泡增生。这类患儿往往伴有反复咽痛、声嘶、晨起咳嗽等喉咽反流症状。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日常饮食应避免巧克力、碳酸饮料等易诱发反流的食物。
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病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遗传性免疫应答异常有关。此类患儿常合并湿疹、哮喘等特应性疾病,腺样体增生速度往往较快。除常规治疗外,可检测血清IgE水平,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家长应密切监测患儿睡眠质量,每3-6个月复查鼻咽侧位片评估病情进展。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饮食上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可减轻打鼾,避免使用过高枕头影响颈椎发育。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已出现腺样体面容、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2%,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扁桃体消融术。术后仍需定期随访,预防腺样体残留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