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和支气管怎么查

肺和支气管检查主要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胸廓形态、呼吸频率,触诊检查胸壁压痛、语音震颤,叩诊判断肺部叩诊音变化,听诊识别呼吸音异常及啰音等。体格检查可初步筛查肺部炎症、气胸、胸腔积液等病变,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胸部X线片能显示肺部炎症、结核、肿瘤等结构性病变;CT检查可清晰呈现支气管扩张、肺小结节等细微变化;MRI适用于纵隔病变评估。低剂量CT是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对早期病变检出率较高。
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程度,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有助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痰涂片和培养能明确病原体类型;血气分析可评估呼吸功能状态。肿瘤标志物如CEA、NSE等对肺癌诊断有辅助价值。
通过肺量计测定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检测能发现肺间质病变,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哮喘确诊,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可评估整体呼吸代偿能力。
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病变,进行活检或肺泡灌洗。荧光支气管镜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超声支气管镜可引导纵隔淋巴结穿刺。检查前需禁食,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咯血或低热,需密切观察。
日常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接触粉尘时做好防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持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检查。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有家族史或职业暴露人群可适当增加检查频率。检查前后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做好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