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检查子宫后位

怀孕后检查子宫后位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须特殊干预。子宫后位可能与先天因素、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多数不影响妊娠进展,但需定期产检监测。
子宫后位指子宫体向脊柱方向倾斜,分为固定性和活动性两类。固定性后位多由盆腔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可能伴随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活动性后位则与韧带松弛或膀胱充盈度相关,改变体位时可复位。孕期随着子宫增大,后位子宫多会自然调整为前倾位。若合并盆腔疾病,可能出现腰骶部坠胀感,但通常不会直接威胁胎儿发育。超声检查可明确子宫位置,同时排除子宫畸形等器质性问题。
妊娠期发现子宫后位需加强产前检查频率,重点关注胎位变化。建议选择侧卧位睡眠减轻腰部压力,避免长期保持仰卧位。日常可进行骨盆倾斜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但禁止腹部加压动作。若出现持续腹痛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排查胎盘早剥等并发症。产后42天复查时需再次评估子宫位置,部分产妇需配合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