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有

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根尖区肿胀、咬合痛、牙龈瘘管、牙齿变色、X线片显示根尖区阴影。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常出现根尖区软组织肿胀,触摸时有轻微压痛。肿胀范围局限在患牙根尖周围,可能伴随局部黏膜充血。这种肿胀通常由根尖周组织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患者可能感觉患牙有浮起感,尤其在进食时症状加重。
患牙在咀嚼食物时会出现明显疼痛,称为咬合痛。这是由于根尖周炎症导致牙周膜充血水肿,牙齿轻微伸长所致。疼痛多为钝痛,在咬合压力解除后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部分患者会不自觉地避免使用患侧咀嚼,长期可能导致咀嚼肌功能紊乱。
慢性根尖周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在患牙根尖对应的牙龈处形成瘘管。瘘管是炎症分泌物向外排出的通道,表现为牙龈上的小孔,可能间断性排出脓液。瘘管口周围牙龈呈现轻微红肿,按压时可能有少量分泌物溢出。这种表现说明根尖周炎症已存在较长时间。
患牙可能出现颜色变暗,呈现灰黑色或褐色。这是由于牙髓坏死分解产生的色素物质渗透到牙本质小管所致。变色程度与牙髓坏死时间长短有关,通常随着病程延长而加重。牙齿变色是慢性根尖周炎的重要指征之一,但需要与氟斑牙等其它原因导致的牙齿变色相鉴别。
X线检查可见患牙根尖区有低密度阴影,边界可能清晰或不规则。阴影范围大小不一,可能表现为根尖周骨质破坏或肉芽肿形成。随着病程发展,阴影范围可能逐渐扩大,严重者可见根尖区骨质明显吸收。X线表现是诊断慢性根尖周炎的重要依据。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牙周围区域。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减少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异常及时就医。饮食上选择软质易咀嚼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维持牙周健康。出现明显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避免炎症扩散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