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狭窄的主要症状

主动脉狭窄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悸和乏力。主动脉狭窄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通常由瓣膜钙化、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畸形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呼吸困难是主动脉狭窄的常见症状,尤其在活动后加重。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肺部淤积液体导致呼吸不畅。患者可能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就医评估心功能。
胸痛通常表现为心绞痛样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主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是胸痛的主要原因。疼痛可能放射至颈部、下颌或左臂。胸痛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后可缓解。若出现持续胸痛,需警惕心肌梗死可能,应立即就医。
晕厥多发生在运动后或突然站立时,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主动脉狭窄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引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可能先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前驱症状。反复晕厥提示病情严重,需尽快进行心脏评估,避免跌倒受伤。
心悸表现为心跳沉重、不规则或过快,患者自觉心脏跳动明显。主动脉狭窄可引起心律失常,如房颤或室性早搏。心悸可能伴随出汗、焦虑等症状。记录心悸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可减少心悸发作。
乏力是主动脉狭窄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由于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受限。乏力可能逐渐加重,影响生活质量。适当休息、均衡营养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主动脉狭窄患者应定期监测症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控制水分摄入。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但避免过度劳累。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