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血管炎是一种什么病

紫癜性血管炎是一种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属于小血管炎范畴,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胃肠和肾脏。该病主要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感染诱发、药物过敏、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诱因,通常表现为皮肤紫红色瘀点瘀斑、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紫癜性血管炎多由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所致。典型表现为双下肢对称分布的紫红色瘀点瘀斑,按压不褪色,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反应,严重者可短期应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
链球菌或病毒感染常作为触发因素激活异常免疫应答。患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皮肤紫癜常伴踝关节肿胀疼痛,部分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同时配合维生素C片改善血管通透性,腹痛明显时可服用颠茄片缓解平滑肌痉挛。
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等可能诱发超敏反应导致血管损伤。除特征性紫癜外,可能出现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减轻过敏反应,必要时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冲击治疗。
HLA-DRB1等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这类患者常有家族过敏史,皮损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易进展为肾型紫癜。除常规治疗外,需长期监测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时可联合雷公藤多苷片调节免疫,必要时进行肾穿刺评估病理损伤程度。
寒冷刺激或化学物质接触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和炎症。表现为接触部位密集紫癜,可能合并冻疮样皮疹或接触性皮炎。需避免冷热刺激,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淤血吸收,严重瘙痒者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止痒。
紫癜性血管炎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食物,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损加重。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观察6个月以上无复发可视为临床痊愈。若出现新发紫癜、持续腹痛或血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