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程度算腹泻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腹泻

腹泻通常指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且粪便性状变稀或呈水样。判断腹泻程度需结合排便频率、粪便性状、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综合评估。

排便频率增加是腹泻的核心特征,健康成人每日排便1-2次为正常范围。当24小时内排便超过3次,且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加时即可初步判断。粪便性状改变更为关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中第6型(糊状便)和第7型(水样便)具有诊断意义。轻度腹泻可能仅表现为排便次数略增,粪便稍稀软;中度腹泻会出现明显水样便,每日排便5-10次;重度腹泻则表现为频繁水样便,可能超过10次/日。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是重要指标,轻度可能仅有腹部不适,中重度常伴随腹部绞痛、里急后重、发热或脱水症状。持续时间方面,急性腹泻通常持续1-2周,超过4周则属慢性腹泻。脱水是判断严重程度的关键体征,包括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表现。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出现腹泻时更需警惕脱水风险。

出现腹泻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宜选择低纤维、低脂的清淡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糖食物及刺激性食品。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严重腹痛、意识模糊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腹泻患者需进行粪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进食变质食物,有助于预防腹泻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