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一个月后还是错位怎么办

石膏固定一个月后仍出现错位需及时就医复查,可能需调整固定方式或手术治疗。石膏固定后错位可能与固定松动、过早活动、骨骼愈合不良等因素有关。
石膏固定后错位常见于固定期间未严格制动或石膏松动。患者可能在无意识下过度活动患肢,导致骨折端移位。石膏材质受潮、包扎过松或肢体肿胀消退后未及时更换,均可能降低固定效果。此时需重新拍摄X线片评估骨折对位情况,医生可能选择更换石膏、增加外固定支具或调整固定角度。对于关节附近骨折,需特别注意功能位固定,避免畸形愈合影响活动。
骨骼愈合延迟或骨不连也会导致错位持续存在。营养不良、年龄因素、局部血供差或感染可能干扰骨痂形成。糖尿病患者或吸烟人群更易出现愈合障碍。若复查显示骨折线清晰无骨痂生长,可能需要拆除石膏改用外固定架,或进行植骨手术促进愈合。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者,早期应考虑内固定手术以维持稳定性。儿童骨折愈合较快,但存在生长板损伤风险,需专科评估。
石膏固定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定期检查石膏松紧度与肢体末梢血运。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增加富含钙质与优质蛋白的饮食,如牛奶、鱼肉、豆制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发现石膏断裂、压迫疼痛或肢体麻木发绀时须立即就诊。骨折愈合后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与肌力训练,防止僵硬与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