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很痛怎么办缓解

肌腱炎疼痛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封闭注射等方式缓解。肌腱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代谢异常、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使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代谢,缓解肌腱周围组织水肿。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急性期红肿明显时不宜热敷。
减少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或弹力绷带固定。急性期应完全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避免爬楼梯、提重物等加重肌腱负荷的行为。休息可防止肌腱纤维进一步撕裂,为组织修复创造条件。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贴剂等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和肿胀,胃肠道不适者可选外用剂型。严重疼痛可短期服用盐酸曲马多片,但须警惕成瘾性。
超声波治疗能产生深层热效应促进肌腱修复,冲击波治疗可刺激血管新生。低频脉冲电流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物理治疗需按疗程进行,通常10-15次为一个疗程。
对于顽固性疼痛,医生可能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进行痛点注射。该疗法能快速消炎镇痛,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避免肌腱脆性增加。注射后需保持针眼清洁,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重复性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使用护具分担肌腱压力。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应及时复查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情况。恢复期可进行渐进式牵拉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