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病在床,该怎么防止长褥疮?5件事,家属要留意

长期卧床不起,最怕皮肤出现"无声警.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红印子,可能正在酝酿麻烦。褥疮这个隐形杀手,往往在家人疏忽时悄悄找上门。别等皮肤破溃才后悔,这些防护措施现在就要做起来。
1、压力是罪魁祸首
同一部位持续受压超过2小时,局部血液循环就会受阻。就像水管被踩住,下游很快就会断水。
2、30度侧卧最理想
完全平躺反而增加骶骨压力。用枕头支撑背部,保持微微侧身,能分散体重压力点。
3、建立翻身记录表
床头贴张时间表,记录每次翻身时间和体位。研究发现规范记录能降低褥疮发生率62%。
1、重点监测7个部位
骶骨、脚后跟、肘部、肩胛骨等骨头突出处,每天至少检查2次。皮肤发红超过30分钟不褪色就是危险信号。
2、巧用镜子查死角
对于肥胖患者,用带手柄的化妆镜检查臀部、大腿内侧等自己看不到的部位。
3、警惕"假好转"现象
表面结痂可能掩盖深部组织坏死。发现伤口要及时测量记录,观察深度变化。
1、透气性比柔软度重要
纯棉材质吸湿排汗,化纤面料虽然手感软但容易闷汗。床单要每天更换保持干爽。
2、巧用减压小工具
在易压部位垫环形减压垫,就像给重点部位戴上"救生圈"。注意不要用橡胶圈,会阻碍血液循环。
3、床垫要会"互动"
交替充气床垫能自动变换受压点,相当于24小时自动翻身。普通床垫至少要5cm厚记忆棉。
1、清洗水温有讲究
37-40℃最合适,过热会带走皮肤油脂。像对待婴儿皮肤般轻柔,避免用力擦拭。
2、保湿比消毒更重要
清洗后立即涂抹无酒精润肤露,保持皮肤适度油分。但褶皱处要保持干燥。
3、正确处理大小便
失禁后15分钟内必须清洁,尿液中的氨会腐蚀皮肤。可选用PH值中性的清洁剂。
1、蛋白质是皮肤"建材"
每天保证1.2-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相当于每餐都要有鸡蛋大小的肉蛋奶。
2、维生素C促进修复
柑橘类水果+彩椒是天然搭档,帮助合成胶原蛋白。但要注意糖尿病患者的水果摄入量。
3、锌元素不能缺
贝壳类、坚果含锌丰富,就像给皮肤穿上"防弹衣"。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营养补充剂。
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简单!有位照顾瘫痪母亲10年的护工分享:坚持这5件事,8年来从没出现过褥疮。现在就开始建立防护习惯吧,别让亲人在病痛之外再受不必要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