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到底是什么病

热射病是一种因高温环境导致体温调节失衡的致命性急症,属于重度中暑的最严重类型,主要表现为核心体温超过40摄氏度、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
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汗散热功能失效,热量蓄积导致核心体温迅速升高。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后,可能出现谵妄、抽搐甚至昏迷等神经症状。此时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并拨打急救电话。
高温会引起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肝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可导致酱油色尿,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显著升高。临床需快速静脉补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劳动者更易发病。服用利尿剂或抗胆碱能药物者汗腺分泌受抑制,肥胖人群散热效率低。建议高温天气避免11-15时外出,穿戴透气防晒衣物,每小时补充500毫升含电解质饮品。
发现疑似患者应立即脱去外衣,用冷水喷洒配合风扇加速蒸发散热。避免使用退烧药,冰水浸泡可能引发寒战反而不利降温。监测体温至38.5摄氏度以下时停止积极降温,防止低体温症。
急诊科会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快速补液,采用氯丙嗪注射液控制寒战,甘露醇注射液预防脑水肿。严重病例需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预防热射病需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及时识别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户外工作者应实行轮班制度,穿戴冷却背心等防护装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夏季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家中备足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