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该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蚊种,其体表有银白色斑纹,偏好孳生于清水容器中,如花瓶、轮胎积水等。这种蚊子在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可在其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群。白纹伊蚊俗称亚洲虎蚊,体表具有明显的白色条纹,适应力强,可在废旧容器、树洞等小型积水中繁殖。这两种蚊虫均属于白天活动型,叮咬高峰出现在清晨和傍晚。
除主要传播媒介外,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血液传播,但概率极低。病毒在蚊体内需要8-12天潜伏期才具备传播能力,且蚊虫一旦感染可终生带毒。防控重点应放在清除积水容器、使用防蚊纱窗等环境干预措施上。
出现突发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典型症状时需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采取防蚊隔离措施。疫区居民应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社区需定期开展灭蚊行动。雨季前后要特别注意清理住宅周边可能积水的废弃容器,从源头阻断蚊虫繁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