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的症状

儿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小儿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进食困难、烦躁哭闹等症状。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常见于婴幼儿。

1、白色斑块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斑块是鹅口疮的典型表现,多分布于颊黏膜、舌面、上腭等处。斑块形似凝乳,微微隆起,用棉签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可见充血创面。患儿可能因黏膜刺激频繁吐舌或用手抠嘴,家长需注意避免损伤黏膜引发继发感染。

2、进食困难

口腔疼痛会导致婴幼儿拒食、进食时哭闹或突然中断吮吸。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喂养时间延长、奶量下降,较大幼儿会主动拒绝固体食物。家长需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严重者可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等营养问题。

3、烦躁不安

黏膜烧灼感会引起患儿持续不适,表现为睡眠易醒、频繁哭闹、抓挠面部等行为。部分患儿伴随低热但通常不超过38℃。家长可用干净手指包裹纱布蘸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口腔,保持环境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

4、口角糜烂

约三成患儿会并发口角炎,表现为口唇交界处皮肤皲裂、潮红,严重时出现放射状裂纹。这与唾液浸润及真菌扩散有关,家长需及时擦干口水,局部可遵医嘱涂抹制霉菌素软膏。避免让患儿舔舐或撕扯痂皮。

5、继发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症状加重,白色斑块扩散至咽部导致吞咽困难,或合并细菌感染形成溃疡。此时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常用药物包括制霉菌素混悬液、克霉唑口腔贴片等抗真菌制剂,严重者需口服氟康唑颗粒。

保持哺乳用具消毒、母亲乳头清洁是预防关键。患儿饮食后可用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清洁口腔,避免滥用抗生素。若斑块持续1周未消退、伴随发热或皮疹,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选择柔软无刺激的安抚奶嘴有助于减轻不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